西装定制怎么接单-西装定制挣钱吗
婚礼有哪些隐形消费?这篇备婚流程表统统告诉你
筹备婚礼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不仅要早早准备,还要时刻提防掉入商家的陷阱。那么一场婚礼需要筹备的内容都有哪些呢?怎么样才能避开商家的套路,少花冤枉钱呢?别着急,我接下来将更为你一一解答!
◆婚礼前6-12个月◆
1. 双方父母见面商谈订婚,婚礼
2. 确定婚礼日期
3. 订婚
4. 选三金/五金、对戒等
5. 草拟宾客名单,确定婚礼规模
6. 确定婚宴场地(大日子需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)
7. 选定婚庆公司
8. 商讨新居的装修和居住事宜、装修新房
9. 选定蜜月地点和行程
★隐形消费防坑指南:婚庆篇
●方案设计费
有些婚庆声称“免费设计”,但出方案后却找新人要设计费或修改费
○如何避免:
?提前问好方案设计及修改是否免费、包含几次
●套餐二次消费
有些婚庆一开始说“一价全包”,但后期甚至婚礼当天再告知新人鲜花不够等,要新人加钱
○如何避免:
?提前问好套餐配置,每一项详细写进合同。
?询问套餐内配置够不够、能否达到方案效果!
●四大金刚升级费
有些新人婚礼前夕跟四大金刚沟通时,才发现他们无法满足你的需求,想要升级就要加钱
○如何避免:
?提前看套餐内四大金刚的视频、客片等,看是否满意,并将姓名写进合同,以免被临时换人小心
★酒店篇
●婚庆进场费|入场费
有些酒店要求非合作婚庆入场布置,需交进场费,为的就是让新人使用酒店合作婚庆
○如何避免
?提前询问酒店是否要入场费,货比三家
?可先找到满意的婚庆,再让婚庆推荐合作酒店,这样有可能可免去进场费
●场地租赁费/使用费
有些酒店餐饮费和场地费是分开的,新人婚礼当天才被告知要交场地费
○如何避免
?提前问好室内婚礼是否有场地费
●开瓶费&服务费
有些酒店允许新人自带酒水,但婚礼后却增收开瓶费,还有些酒店会增收10-15%服务费
○如何避免:
?提前问好能否自带酒水,是否有开瓶费服务费
●设备使用费&能耗费
有些酒店婚礼当天突然增收新人话筒、灯光、led屏等设备使用费,以及能耗费也就是电费
○如何避免:
?提前问好设备能否免费使用及使用时长数量
?提前问好用电是否收费,是否有基础用电
●停车费
有些酒店声称可以停车,但可以停车≠免费停车婚礼当天还要宾客交停车费就不太好了
○如何避免
?提前问能免费提供几个车位
●超时费&卫生清理费
?婚庆如果提前进场布置或布置超时,或婚礼结束较晚,都可能被增收超时费,或卫生清理费
○如何避免:
?提前问好布置和宴会厅使用时间,有无超时费
◆婚礼前4-5个月◆
1. 拍婚纱照(拍结婚登记照)
2. 婚检、孕检
3. 办理结婚证
4. 选四大金刚(婚礼跟妆、跟拍、摄像、主持人)
5. 开始挑选婚纱礼服
★隐形消费防坑指南:婚纱照篇
●服装升级费
很多新人选服装时才被告知套餐内服装是普通区、不好看,想穿好看的衣服只能加钱升级,此时商家往往安利打包升级, 价格至少大几千
○如何避免:
?提前询问服装是否分区,你套餐内是哪个区
?提前去看套餐内服装是否满意,男女装都好看
?升不升级看自己,但要把握预算、提前规划
?拍前1天就选衣服,以免因没衣服被迫升级
●升级场景费
有些新人拍外景时却被告知套餐只有很简单的场景,想要好看的场景必须加钱升级
○如何避免:
?提前问好外景有几个场景、样片看到的场景是否都包含、哪些要加钱
●门票&交通&食宿费
有些新人拍摄当天才被告知要自付门票、交通及食宿,甚至还要包随行工作人员的费用
○如何避免:
?提前问好门票、交通及食宿是否需要自付
?是否需要包工作人员的,并明确写进合同里
●道具使用费
有些新人拍外景时被加收捧花、气球等道具费
○如何避免:
?提前问好拍摄时使用的道具是否收费/怎么收费
●照片加精修费
新人选片时,商家都会以照片好看、相片数量不够等各种理由让你加精修或升级相框套餐
○如何避免:
?狠心删片、坚决不加,也提醒老公不要小看
?可根据需求加,但要把握好预算、理性消费
◆婚礼前3个月◆
1. 选购、定制婚纱礼服
2. 选伴郎伴娘服
3. 婚礼策划
4. 买婚品(回礼、伴手礼)
5. 确定婚礼方案
6. 预定婚车及狮子锣鼓、礼炮等
7. 召开婚礼筹备会议,全面沟通婚宜
★隐形消费防坑指南:婚车篇
●补价费&换车费
有些商家用车时才告诉你价格是淡季或旧车价或所定婚车没有了,想要用车换车,就要加钱
○如何避免:
?提前问好价格是不是就是你婚期的价格
?提前看车,确定好车辆后把车辆型号、牌照都写进合同里,以免商家换车
?选择口碑好,有保障的平台or店家,像接亲网婚车车主确保能出车才接单,有出车保证金,价格直接确定好
●超时费&超公里费
婚车是按时间或公里计费,超时一般需要收费
○如何避免:
?提前问好婚车计费方式及超出费用
?问好如因事故等商家或外在因素导致超时,超公里,如何计费,以免商家恶意超时超公里
●司机红包
有些商家提前不说,婚礼当天司机却找新人要红包,不给就不开车,钱虽不多,但也膈应
○如何避免
?提前问好是否要给司机红包
◆婚礼前1-2个月◆
1.新人皮肤管理,形象管理
2.发送婚礼请柬
3.初步安排宾客座次
4.安排外地亲友交通住宿事宜
5.酒店试菜、订餐
6.见主持人确定最终婚礼流程
7.婚礼跟拍摄像沟通
8.婚礼跟妆师定妆
9.确定婚礼宾客人员落实
10.采购酒水、糖、茶、香烟
◆婚礼前2周◆
1.确定征婚人选、签到处礼金人选、滚床人选
2.确定总管人员(酒店总管、车队总管、男方家总管、女方家总管)
3.提醒来宾,再次确认来宾座次图,宴会设计图
4.确定婚礼流程及婚礼配乐、确定督导师
5.确定婚礼当天的路线图,确定人员安排,车队物品分配及各阶段红包保管人员
◆婚礼前1周◆
1. 确定捧花、胸花、腕花
2. 换零钱(准备婚礼当天工作人员及伴郎伴娘堵门的红包)
3. 确定婚礼誓词
4. 新娘做美甲、护肤、护发
5. .新娘准备好隐形内衣,隐形眼镜
6. .新郎理发,并约好婚礼当天的发型师
◆婚礼前1天◆
1. 取回婚纱、西装,一定要熨烫好
2. 确定衣服首饰配套穿戴顺序
3. 送酒水、香烟、茶、糖等所有酒店用品去酒店
4. 婚礼彩排(根据主持人约定的时间)
5. 准备婚礼急救包
6. 装饰新房
7. 与化妆师约好时间
8. 确定婚礼蛋糕 到达时间
9. 准备红包
10. 放轻松心情,保持肌肤最好状态
11. 提早睡觉,养足精神
◆婚礼当天◆
1. 早起,吃一顿丰盛的早餐
2. 新娘化妆
3. 新郎准备接亲
4. 享受美好的一天
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全部内容啦!婚礼需要筹备的事项和内容虽然比较多,还有这种隐形消费的“坑”让人猝不及防,希望新人宝贝们看了这篇内容以后都能避开哦~
有一部电脑主机,一部显示器,一床被子,两套西装要从广州送过去深圳,是邮递好还是快递(顺丰)便宜
走顺丰的话,不是看体积,一般是按重量计算.起价是12元(1-2KGS内),每增加1KG,加收大约2元. 重量到达一定程度,价钱会有一点折扣. 怎么计算都好过自己坐车过深圳的路费了.
易碎的东西,要写上易碎,以及要快递公司贴上那个警告标签,这样才会在搬运时被特别照顾.
打顺丰电话400-8111111,问一下是否可以快递? 因为其它公司不是很保险.
除了德云社,别的相声演员会穿德云华服的大褂吗?
十几年前郭德纲和德云社走红之后,经营者除了将剧场不断扩大和增多,在立足于现场演出之外,还开拓了更多经营方式,比如开饭店郭家菜。
相声演员都喜欢吃都讲究吃,相声团体开饭店倒也不稀奇,另外德云社还有一个比较受关注的买卖,就是做衣服,名曰德云华服。
德云华服是不是就是给德云社的演员们穿呢? 其实并不是,它不仅做德云社之外相声演员的生意,而且也不单做演出服,还做商务服装等订制衣物。
相声演出服,也是一个不小的市场。看一下德云社演员们的大褂,经常是各种颜色都有,每个演员都有好几套。随着2006年全国各种相声小剧场的出现,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个圈子,每人至少都要做一身大褂,这就给做演出服的公司提供了机会。
而且还不只是相声。如果把相声之外各种演出的服装都算上,就能明白那将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。很多观众都能看出郭德纲和于谦的大褂非常讲究,这无疑也会对相声演员们留下印象,德云社做的演出服质量不错。
德云社兴起之后,德云华服成立,董事长就是郭德纲妻子王慧。 按照官方的说法,德云华服提供专业化、个性化的个人形象策划、咨询与设计等服务,经营对象为 社会 各界人士及精英,如企事业的高级***、国际人士、商务人士等。
从这样的宣传语中能够看出,德云华服绝不仅仅把眼光放在相声演员身上,而是瞄准了更大市场。
当然它的立足之本还是给相声演员做大褂,这些衣服不仅提供给德云社的相声演员,还对外经营。
别的不说,从今年初的《欢乐喜剧人》第六季节目就能够看出,金霏、陈曦就提出了做大褂的要求。
今年的主持人还是郭德纲,德云社的两对相声演员参与,包括烧饼、曹鹤阳,孟鹤堂、周九良,说相声的还有金霏、陈曦等人。
在决赛场上,线上主持的郭德纲见金霏、陈曦穿着红色大褂黑皮鞋,他就说,我看你们像天津说相声的,另外你们的大褂也反光,像塑料布似的。这当然更大成分是玩笑话,但确实也能看出郭德纲瞧不太上他们俩穿的大褂,感觉质量比较差。
金霏有些不好生意,连忙解释说,我早就想在你们德云华服那里做两件,可你们一直忙。旁边的烧饼一脸坏笑地对着郭德纲说,其实咱们的演出服应该紧着给外边这种挣钱的先做。
这是节目现场的对话,至于后来金霏他们俩有没有在德云华服做新衣服,就不得而知了。
由此就能看出,德云华服服务的绝不仅仅是德云社演员,还包括更大的相声市场。另外似乎也能看出,郭德纲对德云华服的衣服质量颇为自信,而且从烧饼的话也能瞧出来,他们的衣服制作费用应该是比较高的。
德云社粉丝众多,很多人喜欢猜演员大褂的不同代表什么意思,我在这里就不乱猜了。
娱乐 答不休,我是郑捕头。欢迎关注。当红的德云社演员购买德云华服没问题,毕竟做工,面料,档次摆在那里,价格贵也能承受,穿上演出也添彩。不知名的演员就没必要必须穿德云华服,最主要的是做一件德云华服活细致,工期长,除非德云社有规定。要是看人家华服挣钱眼红,你也可以开一间华服工厂
应该不会,或是很少,不是贵啊做不起啊,是因为德云社自己的演员都得排队等,德云华服的大卦好多地方是要手工制作的,出成品非常慢。金霏就说过想在德云华服做大褂但是太忙不接单了,德云社自己的演员在台上也说过,做大褂要排很久队才能轮到,因为有时候比较红的师哥们有演出要加塞儿,或是师父唱戏要做戏服。所以外人应该很难排的上队。
先说结论:基本没有。
德云华服所挂靠的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德云制衣坊,2009年就已经注销,说白了现在就剩下一个德云华服的品牌,都是外包贴牌的模式。除了德云社员工,以及部分狂热粉丝会购买之外,基本上没有对外的销路。
而且德云华服的官网,已经无法访问好多年了,估计压根就没人维护,外加服务器也没有续租,所以直接就垮了。而德云华服的商标,一共申请了包括服装鞋帽、珠宝钟表、餐饮住宿、皮革皮具、广告销售等多个品类,目前只剩下珠宝钟表还有效,其他都已经到期并且没有继续申请,可见韭菜割不上来,商人也不得不放弃施肥了。
据说现在德云华服还有一家线下门店,但生意比较惨淡,平时郭德纲的水军会时不时带一波“大褂等级”“刺绣大褂”等关键词,引一波流量,让粉丝对大褂有了一连串的幻想。比如穿着德云社的大褂就等于跟哥哥有了肌肤之亲之类,和宅男买女偶像周边产品一样,纯粹的追星经济。
德云华服一直以来走的就是“定制高端”路线,可惜这个定位对于品牌方的要求非常高。要么核心团队拥有海量的文化储备,能够给大褂编一部史记,甚至搞一个文史研究项目出来,然后由上至下的进行吹捧和炒作,那样才能成为具有国民口碑和传播力的高端文化产品。
可惜郭德纲团队什么都不缺,最缺的就是文化,除了偶尔在微博上发点鸡汤名言,在相声专场或者脱口秀节目上背诵一些 历史 碎片段子,除此之外什么干货也掏不出来。比如德云华服的广告语“ 成功人士的选择 ”“ 满足您的需求 ”等,我们家附近夜市的小贩都能整一百段这种语录出来,而德云社却拿来给动辄几百上千甚至上万的定制服装做宣传,可见郭老板对于粉丝这种生物有多么的居高临下,真拿她们当草履虫在招呼了。
文化不够的话,或者就是受众群消费能力实在太强,也就是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高端人群,那种人傻钱多的群体一旦集结起来,确实足够养活一个性价比严重失衡的小众品牌。其实于谦在大兴的马场就是这种模式,门票和马术培训等都是表面功夫,于大爷真正来钱的渠道正式高级会员俱乐部,那些有钱人加入也不是为了玩野鸡跟小矮马,而是交换资源跟人脉的。
但德云社现在主要的受众群体是学生党,大部分都是以互联网为主要阵地的年轻女性,她们的经济能力能够买张门票就已然枯竭,哪儿还能去养活一个远远脱离市场价格的大褂牌子。淘宝京东上的大褂品牌多了去,两三百就能买质量非常好的款式,别说绣花了,你要把自己全家福都绣上去都行。真觉得发几篇软文,炒几个水军帖子,就能让所有人相信,全世界只有郭德纲身上穿的才是世界上唯一的正宗刺绣大褂,而且价值几万?
溢价商品也有一个限度,再怎么夸张,也不可能把大便当黄金卖的。
说白了郭德纲火了之后,搞了一系列周边产品,餐饮服装但全都以失败告终,现在郭德纲主要合作伙伴是袋鼠国,但该国目前跟我国关系有点暧昧,尤其是经济合作领域,所以郭老板想给袋鼠国引流,也不得不考虑大环境,只能半遮半掩的整,所以效果也不是太突出。
商人虽然都有各种跨界梦,但现实却是很残酷的,毕竟韭菜地就那么些存货,而且还不停的淘汰不停的刷新,竭泽而渔饮鸩止渴的榨汁,是玩不长久的。更何况您还总整一些货不对板,质次价高的垃圾来圈钱,那就更没戏了。
以上~~
德云华服是德云社的企业,是王惠主管的。德云华服的大褂不便宜,面料也很讲究,还得量体裁衣,相当于私人定制。郭老师穿的那种带刺绣的更贵,也不是一般的相声爱好者消费的起的。
其他社团的演员要来买德云华服的大褂自然也可以,不过估计因为价格问题,很少有人选择吧。
没听说过。德云华服是郭德纲家对员工二次盘剥的工具。比如哪个大火的演员挣了大钱,就要以在德云华服高额消费的方式把钱还给郭家。这样对外仍然可以说徒弟员工争得很多。比如,凑钱“买蟒”只是郭德纲的爱好吗;为什么有的演员买了很多套不必要的大褂。圈外人掺合他们的内循环干嘛。
主流相声败给德云社,最表面的原因,似乎是没穿大褂。
其实,所有的表面问题背后,都隐藏着更深刻的道理:相声在与小品、脱口秀和喜剧影视的竞争中,大褂就是金钟罩铁布衫一样的功能。
郭德纲嗓子再好,唱流行歌曲,也是山寨版;嘴上功夫再利索,讲现代生活段子,拼不过吐槽大会……
当竞争对手都在向前奔跑时,郭德纲调转方向,往回跑。立刻跑出来一个蓝海:以传统相声段子为基础,结合当今生活,差异化竞争,立刻脱颖而出。
而此时,一件大褂,就是一种仪式感,德云社华服应运而生。
所谓主流相声演员,穿西装几十年了,如今,也纷纷改穿大褂,但说的并不是传统段子,依然是姜老师一派的“新相声”,就有点不搭了。
还是相声创作的理念分野,对于相声艺术的理解不同,目前从市场上来看,郭德纲对于相声的理解,更深刻一些
当然可以穿了,不过需要花钱买的,听杨九郎说过,大褂挺贵的,他都想要免费做大褂
德云华服是个品牌,对外卖,也不是全部都是大褂,他还有别的衣服,应该是比较中式的衣服,价格不会便宜,至于其他相声演员会不会买这个衣服?我想他不一定想买,第一价格贵,第二有赌气成分吧!
德云社经营的服装店,“长衫”制作精细,款式传统。现在许多服装企业已经不会做大褂了。“旗袍”也瞎改,“开气儿”都到胳肢窝了,这门手艺濒临失传。
“服装大王”曾年卖30亿,如今负债300亿,5000员工被迫失业
“庄重一身,吉祥一生”!
还记得周华健这句庄吉的代言广告词吗?
? 它曾是温州的“服装大王”,是温州人引以自豪的城市名片,也是温州服装业领头羊;
而它的创始人却因温州“八大王”事件,成了一个被通缉逃犯,平反后二次创业,再次成为温州响当当的服装大鳄、身价亿万的富豪;
却又因跨界投资败北,落了个“绝不跑路”的破产者,其坎坷、沉浮的从商经历,令人惋惜!
作为中国第一代个体户代表,从“电器大王”到“逃犯”,再到年产30亿的集团老总,庄吉创始人郑元忠的创业故事充满了艰苦、豪情、胆大以及随形势而动。
那么,曾经的明星企业家和明星企业为何走到如今这地步的呢?
壹
郑元忠1952年8月出生于温州乐清柳市的一个农村,家中兄弟姐妹7人,依靠土地吃饭的年代,并不能够给郑充分的成长空间。
敢干敢闯胆子大,不安于现状是郑元忠性格的突出特点。
?初中毕业后他就开始自食其力,郑元忠跟随同村的乡亲,出外打工。
跟着工程队打隧道、造闸门、修铁路,先是洞头,后到江西、湖北等地承包三线工程。
一番走南闯北后,他决定回家创业,做开关生意。
但是,刚起步就遇到了大难题,因为 开关的触点需用银,而那时的银等金属,是由国家统购统销的,没有渠道的他怎么办?
没办法之下,他只能从民间收购,甚至还通过特殊途径私自购来白银,来制作开关上的接触器。
从这点可以看出,郑元忠是一个追求极致又大胆冒险的人;
但是无论如何,郑元忠做出来的开关,质量比其他厂的还要好。
通过低价优质,初入商海的郑元忠很快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
1973年开始,郑元忠先后创办了柳市五金制品厂、乐清胶木电器厂、乐清无线电元件厂等数家乡镇企业,带动柳市群众走上生产经营低压电器之路。
而郑元忠作为温州第一批个体工商户,迅速成为温州早期勤劳致富的典型代表,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企业家。
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坐拥近千万资产,成为柳市镇第二富,人称“电器大王”。
郑元忠获得巨大财富的同时,也引来了非议。
恰逢当时在打击经济犯罪,“八大王”之一的郑元忠随后被全国通缉,并经历了186天的牢狱生活。
? 贰
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...
郑元忠并没有被打倒,认为这只不过是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小玩笑,终有一天他会东山再起。
终于“八大王”在1984年得以平反,郑元忠被无罪释放。
自古成大事者都是为人所不为,能人所不能。
在其他人都不敢再越雷池、休 养生 息时,郑元忠却选择再次出山,重操旧业的郑元忠,很快就再一次崛起了。
一年后创办了乐清市第一家规范化股份合作企业精益开关厂,后来成为柳市首批获得机电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之一。
令人诧异的是,郑元忠却在企业再次风生水起之时,作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决定。
1992年正值壮年的郑元忠事业如日中天,突然却陷入了人生意义和价值困惑的思考之中,随后他和家人商量,他要去读书。
于是,他花50万年薪聘请总经理管理精益,自己则去温州大学潜心读书!
重回校园的郑元忠心态归零,思维却更活跃,心胸也更宽广。也是着这里他结识了温大国贸系教研室主任周德文。
1993年,郑元忠瞄准国内需求旺盛但精品稀少的服装市场,说服当时的老师周德文及几个朋友,共同集资约2000 万元,一起创办了服装品牌“威丽斯”(后更名为“庄吉”)。
?庄吉主打高级西服, 中国台湾著名歌星周华健那句“庄重一身,吉祥一生”代言广告,曾经家喻户晓,一时风靡全国。
叁
1990年代的服装市场,多为走量批发,每套利润仅5元左右。而剑走偏锋的庄吉迅速铺开定制与高端的细分领域。
庄吉集团的西装一般定价3000~4000元,定价最高的媲美欧美品牌,可达8000-10000 元,这在国产西装中是极为少见的高端品牌。
?要知道这个价格相当于不少工薪阶层半年、甚至是一年的工资啊。
自此之后,庄吉的发展如同乘上东风。大连商场的庄吉西服销量,最高达到187套一天,“在当时是相当惊人的成绩”。
短短的几年时间,庄吉就在全国各省市建立了400 家门店的终端渠道。高端的定位、昂贵的价格、新潮的设计、精湛的工艺也为庄吉带来了滚滚财源。
到2007年,庄吉集团税后利润达到1.2亿元,创下纪录。
此时,庄吉成为温州人引以自豪的城市名片,从服饰生产入手的郑元忠,头上曾带上温州“服装大王”称号,旗下的“庄吉”,也是温州服装业领头羊。
庄吉集团成了中国民企500强,庄吉品牌也成为“中国服装十大影响力品牌”,被誉为“温州服装大王”;
? “温州改革开放十大风云人物”、“十大风云浙商”、“ 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企业家”、省级劳模等……郑元忠头上亦光环无数。
而在2011年,庄吉西服就成了中国服饰界家喻户晓的知名名牌 ,郑元忠的庄吉集团,也成了温州当地举足轻重的标杆性民企,企业年产值达30亿元。
从“电器大王”,到“服装大王”, 郑元忠演绎了人生舞台最精彩的上半场。
肆
郑元忠是创办实业的行家,他喜欢挑战新的目标、新的领域,喜欢不断地创新、开拓、进取,但这也恰恰是一把双刃剑!
庄吉此后没有在服装业继续深耕细锄,而是在国内众多品牌崛起、竞争激烈、利润收窄的背景之下,像不少企业一样,“跨界”、“转行”,奉行所谓的多元化战略,扑向了一个又一个更赚钱的行业。
? 最先涉足的是房地产。
2003年,庄吉集团与现代集团合作,在天津投资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庄吉购物中心,完成后于2005年整体转让出去。
继而伸手的是矿业。
2006年底,庄吉集团到云南投资有色金属行业,在云南普洱市获得了2000多平方公里有色金属矿的开采权。
此外,还有物流、水力风力发电、金融投资等等,这些项目,有的确实一度成为庄吉的摇钱树。
赚钱—扩张、扩张—赚钱的逻辑,驱使庄吉像红了眼的斗牛,在捞快钱、赚大钱的轨道上一路狂奔,闯入了一个又一个热门行业。据统计, 庄吉旗下曾拥有18家子公司。
终于,利润丰厚的造船业以及由此掀起的造船热潮,吸引了庄吉的目光。
他算了一笔账: 9个月可以建造一艘船,赚的钱相当于庄吉服装一个园区全年所有的利润和税收。
2006 年9 月,庄吉先后收购、兼并乐清凯泽船业、鑫煌船舶、远东船舶3 家船业公司, 在温州下属的乐清市成立浙江庄吉船业有限公司,注册资金高达3亿元。
?此时的郑元忠可谓意气风发,庄吉船业接到了大批订单,其中,来自香港巴拉哥集团的2 艘8.2 万吨散货船订单,也使得庄吉成为民营船舶制造业接单最大的一笔。
为顺利交船,郑元忠将订单抵押给银行,以便换取贷款,垫资造船。
令郑元忠没有想到的是,2008 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,一时之间,船舶制造业进入寒冬,大量订单取消的事件发生,也使得当时的很多造船企业破产。
最致命的是银行以退款保函向庄吉船业索赔3.36 亿元,直接影响庄吉集团,导致公司资金链绷紧,随后多家向庄吉贷款的银行纷纷抽贷压贷,使得郑元忠陷入企业运营危机。
此后庄吉虽经努力自救,终因寒冬漫长,负债300亿,5000员工的大厂被迫关闭。
2015 年 9 月,以服装为主业的庄吉集团,最终因多元化扩张等因素导致公司破产。
这位历尽坎坷的企业家或许未曾想到,人到暮年还要再逢劫难。
面对媒体, 63 岁的郑元忠坦言: 不自杀、不跑路,欠钱慢慢还。活着就要拼,生意可以重来,人不能倒下。
?司马迁在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里面说: “富无经业,则货无常主,能者辐凑,不肖者瓦解。”
意思就是,能够发家致富的,不是只有一二个热门的行当,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富豪;财富,也没有永远固定不变的主人。
善于经营、能够按规律办事的“能者”,财富会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;不善于经营、拒绝按照规律办事者,即使坐拥一座金山,也可能顷刻之间土崩瓦解,一夜归零。
做企业如同逆水行舟,每一个企业家都会有无尽的烦恼。
多元化有时是一个陷阱,搞不好会把主业给拖累。如果说庄吉是一个缩影,那么郑元忠就是一个宿命。
对于企业而言,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转型多元化,假如你对自己的主业有信心,不胡乱转型,不瞎搞多元化,或许能够更成功!
参考资料:
楚天金报《服饰巨头郑元忠沉浮录》、
中国民商《落寞郑元忠:虽然欠债,绝不跑路》、
一波说《庄吉之,是家族企业“蝶变”失败的活标本》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